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

老人家的回憶

 金山的老人家很多,平均年齡七十多歲,也有高達九十多歲的。

受訪者有許強川先生、許啟男先生、許清月先生、呂子荊先生、林唇先生、林福建先生、陳喜雄先生。依照內容,做了以下分類:


交通

以前金山村沒有橋,村民都是沿著溪底走,直到民國三十幾年蓋阿公店水庫,水位上升以致於要划竹筏過溪,所有的作物和商品或是稻穀都要經過竹筏來運送。

余登發當縣長時,呂子荊先生去申請第一號橋。而許強川阿公表示金山村這裡原本有一座吊橋,約於民國三十多年左右建(日據)之後建成,卻在四十至五十年間壞了。


日治時期
 
1000多人的日本軍隊進紮在陳家古厝附近,有兩到三年之久。日本人對於村民都很保護,但管理嚴格,且日本兵在麒麟山頂設高射炮,最遠射程可到鵝鑾鼻海外。

日本兵的交通工具都是馬車、JEEP、 HINO大貨卡。

日治時期的馬場在天聖宮附近,馬性不好的關在現今一號橋附近。百年老龍眼樹原本有十來顆,但是日本軍隊要用大量木材,僅存剩下6棵是防空襲,掩護居民用的。

村民的食物都是日本人配給的,肉、魚都使用配給。那時候沒人要土地,因為種的都要充公、重新分配,所以大家都偷挖防空洞,偷藏稻穀。


教育

1.日治時期的小學,最早是在清龍宮旁的金山國小,老師是燕巢鄉第一任鄉長吳介成先生。
2.當兵時候,由身上穿的軍服樣式可清楚知道其學歷的高低。有國小畢業,就是紅鈕釦;國小肄業是黃鈕釦;沒有讀書則是黑鈕釦。
3.金山國小以前是一個小山崙,是所有村民用人力擔土,把所有的土都擔走,花費逾一年多。


婚嫁喜事

以前結婚下定是200元,女方的嫁妝要600元。古時候結婚,有兩人轎還有四人轎(又叫黑四轎),有專門的轎班。

黑四轎才有村內人幫忙,而且辦婚禮沒有發紅帖的習俗,都是聽到風聲自己包紅包前來,所以無法預算桌數。


水資源

以前民生用水都挖井,不會多深。如果井裡沒水了,就到天后宮附近的溪底取水。而且居民也會到溪邊洗衣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